从历史角度看,今日中国执政者对人民的认知,以中华传统文化为“源”,以中国社会土壤为“根”。
中国人千年前就提出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”“天地之间,莫贵于人”,把人摆在社会和价值体系重要位置。在论述关于国家制度和治理的丰富思想时,习近平多次强调民本观念对执政的借鉴意义。
在继承爱民利民、富民惠民等理念基础上,中共提出“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”的人民立场,赋予民本新的时代价值。习近平强调,中国共产党“根基在人民、血脉在人民、力量在人民”。
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道路的百年史,也是一部“人民观”的践行史。
在中国著名的政治地标北京长安街上,中南海新华门内影壁上的“为人民服务”五个大字,就是百年基因最显性的表达。
习近平指出,“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”。在观察家看来,习近平关于“江山”和“人民”关系的阐述,究其本质强调的是“人心向背”这一根本性问题。
放眼世界,“治乱兴衰”的案例屡见不鲜。习近平反复用“塔西佗陷阱”“霸王别姬”“历史周期率”等经验教训告诫全党,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在逆民心”。
戴维力还观察到,中共执政者与西方现代国家的一个区别,是不仅代表人民,还带领人民,“通过说服人民,让人民赞同,带领人民去做伟大的事业”。
从“人民江山论”视角出发,中共把人民看作江山本身、视为建政执政的价值所在,也为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了启迪。
“‘江山就是人民、人民就是江山’,这就像是一句可以雕刻在人民大会堂外观上的话,代表了一个最重要、最基本的原则。”戴维力说。(完)(图片素材来源:新华社、中新社、中新网)
报告:73%的全球受访者对中国企业整体印象良好 青年受访者评价更高******
中新网1月10日电 (中新财经 邵婉云)10日,《中国企业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2》在北京正式发布。报告显示,73%的全球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整体印象良好,海外青年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评价更高。
中国企业形象全球调查覆盖全球各地共12个国家,包括中国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印度、沙特阿拉伯、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、意大利、肯尼亚、南非、巴西、美国。
报告显示,73%的全球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整体印象良好,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2个百分点。整体而言,金砖国家和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认可度更高。分国家看,印度尼西亚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好感度最高并达到91%。印度尼西亚、印度、哈萨克斯坦、南非的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整体印象较2021年均有所提升。
值得一提的是,分年龄来看,各年龄段受访者相较2021年均对中国企业印象有所提升,海外18-35岁的青年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评价更高。
调查发现,全球受访者认可中国企业给当地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,金砖国家和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受访者更认可中国企业为当地作出的贡献,期待在科技、能源资源、基础设施领域与中国企业展开投资合作。海外受访者最关心中国企业的“科学技术创新”。调查还发现,目前,互联网和电视仍是海外受访者了解中国及中国企业的主要信息渠道。
报告提到,全球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成功维度表现评价最高。海外受访者建议中国企业积极提供社区服务、增进人文交流,以更好地提升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好感度,同时,建议中国企业“提供实习、就业、助学奖励”和“建设企业社交媒体账号”,以加强与海外民众的文化交流。
《中国企业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2》由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联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、凯度集团(Kantar)共同完成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